隨著成長,我們所存在的這個年代總給人一種越來越不安定的感覺,抬頭張望,似乎到處都是一觸即發的壓力點,更先進的技術、更無遮掩的訊息,但不可否認,整體大環境的「未來」卻顯得再模糊不過。
香港設計師梁康勤 Niko Leung 近日在台北的複合式文化空間朋丁 pon ding 3F 展場以《透明未來》為題,展出一系列環繞著器皿為發想的載具作品,以設計師本身所熟悉的陶瓷與相對陌生的再生玻璃兩種不同素質所打造的食器並列在同一個空間,同時間也在展期與不同類型的甜品、小點甚至是桌遊共構,打造出容器與內容物之間的對話。
沒有被載體的載體,如同沒有靈魂的軀殼
未來不太可能是透明的,但是當我們的視線、環境的光線入射透明的載具時,水晶球般的浮光掠影間似乎見到了未來。而對於 Niko 來說,透明與未來有另外一層意義。
陶瓷是 Niko 熟悉的技藝,但是她也對這段關係經歷了一段模糊與不確定;來自香港的她在荷蘭的 Design Academy Eindhoven 求學,期間更進入歐洲陶藝中心實習、畢業後也加入歷史悠久的 Royal Tichelaar Makkum 工作,而後到了中國景德鎮見習,可以說有好一段時間與陶瓷工業的緊密相處,也促使她對於陶瓷工藝不可逆的燒製過程還有大量生產條件下所帶來的各種實際問題反覆思考,有一年的時間她中斷了所有與陶瓷相關的工作。
「後來是在朋友的邀約下,希望我針對一組共八道的料理量身打造食器;在因緣際會之下,我去到了日本陶瓷工藝重鎮有田,在擁有 150 年歷史的幸樂窯永瓷廠駐廠一個月。」Niko 跟我們分享「先前見到大量生產的環境之中,許多因為成本考量而難以回收的困境的確讓人深思資源的本質,藉由這次特別企劃我重新尋找設計的可能。」
在有田的日子裡,Niko 花了不少時間在當地特有的 Trash Hunter,在生活器具重鎮裡留有不少最後未能進入一班通路的作品,Niko 嘗試在被歸類成 Trash 的批量生產殘餘間找尋靈感,像是從已經報廢的廚具模具之中,將底座部分翻模,由此誕生了菱形淺碟的設計;或是從隨處可見的塑膠籃找到了盤面靈感,啟發她作品裡頭的方形格紋;每件作品都是手工倒模、燒製與上釉,在極少量生產的堅持中,減少為了制式化批發製作所造成的消耗浪費。
陶土樸實,
玻璃透輕;
有陶泥身軀、玻璃表面的瓷器,
是溫和冰之融合。
如果說陶土展開了 Niko 的設計,玻璃應該就是她發現的未來,在與有田合作的陶器之外,Niko 説「2017年復活節那陣子,我就開始與春池玻璃的合作,嘗試把相近的設計已完全不同的材料去實現」,會選擇以玻璃為素材,最初的靈感是她在香港教職期間與學員們的一次實驗,將透明的容器帶到了操場,在大太陽下觀察與拍攝,製作玻璃器皿的念頭不只是一閃而過,Niko 研究後注意到玻璃雖然是經過加熱、吹製、形變而後定型的複雜工序,但是仍具有百分之百可回收的特性,與陶瓷本質燒成後就無法回泥重用的特色大不相同,因此更引發她來台尋求與耕耘回收玻璃已久、提倡循環經濟的台灣春池玻璃合作的想法。
兩者之間有相當多的不同,Niko 與我們聊到「陶土與玻璃在生產過程中有極大的不同,陶土的燒製需要耗費相當久的時間再等待定型,高溫的玻璃吹製卻是瞬息萬變,一刻都不能停。」「即使以模具為主,隨著注入壓力的細微變化,都可能為玻璃器皿的最後樣貌帶來不同,另外由於光線折射的緣故,即使盤面一樣使用格紋,線條的浮起程度也必須調整,才能呈現我心目中想表達的圓潤線條。」
拿著羅蘭巴特的《符號帝國》,Niko 為我們解說展場裡裡外外文字與插圖的出處,不只是在朋丁的三樓牆面,沿路上她就留下了麵包屑般的痕跡希望引領你進入;而她的《透明未來》也不只是展出一個個器皿而已,對我們來說,與當日的飲食合曲更顯得有趣,「一個個不透明與透明的器皿,乍看是展覽的主角,起初卻是希望成為器中物的畫布。」Niko 其實一開始就說了。